邓广铭先生在《<宋史·职官志>考证序》中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上元节发展至文化鼎盛的宋朝更为热闹。宋代吴自牧《梦梁录》中记载上元节:“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昨汴京大内前缚山棚,对宣德楼,悉以彩结,山沓上皆画群仙故事,左右以五色彩结文殊、普贤,跨狮子、白象,各手指内五道出水。其水用辘轳绞上灯棚高尖处,以木柜盛贮,逐时放下,如瀑布状。又以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之状。上御宣德楼观灯,有牌曰‘宣和与民同乐’。万姓观瞻,皆称万岁。”元祐八年(1093年)的上元节,苏轼扈从哲宗从游观灯,并作下《上元侍饮楼上三首呈同列》三首:

澹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侍臣鹄立通明观,一朵红云捧玉皇。

薄雪初消野未耕,卖薪买酒看升平。
吾君勤俭倡优拙,自是丰年有笑声。

老病行穿万马群,九衢人散月纷纷。
归来一点残灯在,犹有传柑遗细君。

(公自注:侍饮楼上,则贵戚争以黄柑遗近臣,谓之传柑,盖尚矣。)

苏轼这三首诗中描写了上元节普天同庆、歌舞升平的热闹景象,但其作于扈从圣驾途中,难免有歌颂之嫌。是缺乏苏轼的个人体悟的,所在苏轼的节序诗中不算上等。但是苏轼扈从哲宗出游一事可以算得上苏轼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元祐八年可以说是苏轼政治生命上的高峰时期。从扬州知州以兵部尚书、龙图阁学士除兼侍读调回京师,也就在这一年九月高太后驾崩,新党再度执政,苏轼即将开启新一轮贬谪生涯。所以该诗所记述的景象一直是苏轼后期流离生涯中的感慨对象。

苏轼的《上元夜(惠州作)》作于绍圣二年(1095年),苏轼在此时以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的身份贬至惠州,且“不得签署公事”,已是名为贬谪,实为发配。在此年的上元夜,知惠州事的詹范带了厨子与酒菜来到苏轼寓居的嘉祐寺,陪苏轼过节。苏轼作诗曰:

前年侍玉辇,端门万枝灯。

璧月挂罘罳,珠星缀觚棱。

去年中山府,老病亦宵兴。

牙旗穿夜市,铁马响春冰。

今年江海上,云房寄山僧。

亦复举膏火,松间见层层。

散策桄榔林,林疏月鬅鬙。

使君置酒罢,箫鼓转松陵。

狂生来索酒,一举辄数升。

浩歌出门去,我亦归瞢腾。

苏轼追忆这三年上元夜的人生变化,“前年侍玉辇,端门万枝灯。”“去年中山府,老病亦宵兴。”“今年江海上,云房寄山僧。”从京师乘玉辇观览繁华盛景,定州虽无汴京之华丽,但犹可以兴怀,而到了贬谪惠州,清冷萧淡,苏轼此时对于这种人生的起落还不能完全掌握,他仍然在情感的迷失彷徨的层面上“我亦归瞢腾”。三年白云苍狗,这种时节的轮回除了给苏轼带来了难以压抑的震撼,并没能将他内心的平衡机制唤醒,也可以说苏轼的思想升华的事实,似乎还需要另外一种更大的东西……

只过二年,即绍圣四年(1097年)苏轼再从惠州贬至更偏更远的儋州。责授琼州别驾,移昌化军安置。在此年的上元节作了《上元夜过赴儋守召,独坐有感》:

使君置酒莫相违,守舍何妨独掩扉。

静看月窗盘蜥蜴,卧闻风幔落蛜蝛。

灯花结尽吾犹梦,香篆消时汝欲归。

搔首凄凉十年事,传柑归遗满朝衣。

此时的苏轼已于惠州的苏轼不同,这十年的波澜,没有给苏轼任何喘息的机会,从十年前上元夜扈从哲宗夜游到如今茅舍凄冷守坐,正是诗中所说:“搔首凄凉十年事,传柑归遗满朝衣”。此时苏轼没有“瞢腾”,苦难教给了苏轼理性,他思考着这即将告终的人生和难以确认的未来方向,“灯花结尽吾犹梦,香篆消时汝欲归”即是苏轼思考的答案,更进一步说,这是苦难告诉苏轼的结果。此时苏轼显现的十分冷静,他到了儋州摆脱了这辈子千缠百绞的官场,驱散了黑白难辨的人事。在本该热闹的上元夜苏轼默默关注着蜥蜴和蛜蝛,对着忽明忽暗的灯火思考着这一生的起伏变迁,香篆燃烧的烟雾逐渐升腾,若隐若现,如梦似幻,直至夜深入定,香篆与灯火同归于尽,褊狭的屋内只剩皎洁的月光,这一刻,苏轼真正体切到了那些拼尽一生都在追寻的热闹繁华终会如此夜的香篆与灯火一样,人生的用舍行藏也就会如梦幻一般。人的迷惑、困顿、执着都在于人无法从梦中看清浮华的现实,而梦醒了便是另外一种世界了。“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是梦”,苏轼从其中解脱出来了。

元符三年(1100年),苏轼又作《追和戊寅岁上元》:

春鸿社燕巧相违,白鹤峰头白板扉。
石建方欣洗牏厕,姜庞不解叹蠨蝛。
一龛京中嗟春梦,万炬钱塘忆夜归。
合浦卖珠无复有,当年笑我泣牛衣。

苏轼此时距其逝世仅有一年时间,苏轼在此诗前自跋云:“末章故复有牛衣之句,悲君亡而喜予存也”。这位曾让苏轼扈从夜游使苏轼倍感荣耀又使他远谪海南使其彷徨无依的君王去世再一次让苏轼感到了生命的有限与宝贵。世界上只有一件事是最公平的——那就是死亡。身居高位与卑如贱草都有着一样的归宿,而不同的在于谁真正在活着。此时“致君尧舜”与“尊主泽民”都褪去了世人给镀上的耀眼的光辉,因为一切都不如生命来的实际,来的痛快!士人都会因为过分追求所谓的意义而使人生真正丧失意义,实际上,认真的活着便是最大的意义!所谓的“合浦卖珠”只是时间给在乎得失的人开的小玩笑,根本不值得去浪费生命,“泣牛衣”更是让人生归为虚无的假象。经历了满目疮痍、家门凋敝、宦海波折,苏轼在人生的最后时光里站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喧嚣波折归为寂静安详,苏轼醒了,他找到了,是生命的重击让苏轼的思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彻底的升华,这种升华将苏轼的心中的大纷大扰、大成大败一扫而空,他在最后的人生里真正认识到了:困扰我们的,只是一场梦而已。

  开展读书活动的好处是多方面的。首先,阅读能够拓宽孩子们的视野,让他们通过文字穿越时空,领略不同的风土人情,了解世界的多元文化。这不仅有助于增长知识,更能培养他们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撰稿:李自豪

审核:李乐乐

终审:刘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