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标志着开始“春”代表了温暖、生长立春的时间在2月3日到5日之间其中2月4日比较常见,3月5日比较罕见。
历史渊源
立春标志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在自然界,立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万物开始有复苏的迹象。时至立春,在我国的北回归线(黄赤交角)及其以南一带,可明显感觉到早春的气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节律不一,“立春”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入春天的前奏,万物尚未复苏,还处于万物闭藏的冬天。
立春的概念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天文观测和对季节变化的认识。在秦代,立春就被视为一年的开始,人们在这一天进行迎春仪式,祈求农业丰收和社会安宁。这种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物候现象
一候东风解冻: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
二候蜇虫始振: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
三候鱼陟负冰:再过五⽇,河⾥的冰开始融化,鱼开始到⽔⾯上游动,此时⽔⾯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如同被鱼负着⼀般浮在⽔⾯。
立春习俗
迎春探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它是在立春的前一天进行的,迎春活动一般都在浩浩荡荡的仪仗队伍中,抬上春官游行显威,前拥后挤,威风无比,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
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春游,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这是一年四季中人们最喜欢的季节之一,人们以踏青赏花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叹春光万千,春和景明,使人心旷神怡。
咬春
立春这天咬食春盘、春饼、萝卜等,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明《酌中志》也曾记载:“立春之时,无贵贱嚼萝卜,曰‘咬春’。”
节气诗词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万物复苏,四时之始。在立春之际,我们可以多去亲近自然,体验大自然之神奇,把握住生命的绿色,让自己绽放出美妙光彩,愿所有的美好,都伴你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