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图片

“齐物”一说来自《庄子》,在《庄子》一书中有“齐物论”一篇。

阐述万事万物永远是有对立面天然交融的夫妻,如果只是局限在其中的一面,就会离真象越来越远,2010年中华书局对本篇的”齐物论“作了阐明,即齐同物论,也就是要消除各派对天下万物所作的不同评论。


学说思想

图片

图片

刘勰提出“庄周齐物,以论为名”(《文心雕龙·论说》)的说法以后,释者遂多谓“齐物论”为“齐物之论”。

但《庄子》全书,没有以“论”命题的,为何此篇例外?庄周极端鄙视言辨论说,自己又怎肯再添一论,而与诸子百家相并列?因此,所谓齐物论,即齐同物论,也就是要消除各派对天下万物所作的不同评论。


图片



提出背景

图片

图片

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对客观事物的评论,各执一端,相互非难,都把自己的思想观点,当作裁决一切的绝对真理。针对这种倾向,庄周给予了坚决否定。他认为,从“道”的观点来看,世间一切矛盾对立的双方,诸如生与死、贵与贱、荣与辱、成与毁、大与小、寿与夭、然与不然、可与不可等等,都是没有差别的。


图片


原文

图片

图片

南郭子綦隐几而坐,仰天而嘘,嗒焉似丧其偶。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几者,非昔之隐几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尔之问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

子游曰:“敢问其方?”子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号。尔独不闻之飂飂乎?山林之嵔崔,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滈者;叱者,吸者;叫者,嚎者;笑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尔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

图片


译文

图片

图片

南郭子綦靠着凭几而坐,仰天缓缓嘘吸,木然好似丧忘与己对待的外物。颜成子游侍立于前,问:“吾师德心神游何处?身形固然可以使之如同枯木,德心竟然也可以使之如同死灰吗?今日靠着凭几的吾师,似非往日靠着凭几的吾师。”子綦说:“偃,你之所问甚善。今日之吾丧忘了与物对待之我,你明白吗?你曾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曾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吧?”

子游问:“请问其中的奥妙。”子綦说:“大地呼吐气息,其名为风。风要么不起,一起便万窍怒号。你难道未曾耳闻飂飂风声?山丘林木的崔巍,百围大树的窍穴,其形或像鼻子,或像嘴巴,或像耳朵;或像方柱,或像圆圈,或像碓臼,或像深池,或像浅坑。其声或如飞瀑下泻,或如泉水上涌;或如喝叱,或如嘘吸,或如呼喊,或如哭号,或如欢笑,或如切齿。前者呜呜高唱,后者喁喁低唱;小风就小和,大风就大和。凌厉之风过后,众窍复归虚寂。你难道未曾看见树枝轻轻摇摆,树叶微微颤动?


启示

图片

图片

齐万物。万事万物都受到道的支配,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是非成败一个样,贫富贵贱一个样,我们应该用包容心看待人和事,不必过于羡慕嫉妒别人,做好自己的选择,让内心真正丰盈起来,铸就强大的自我。


齐是非。庄子认为对错是非都是建立在人的主观判断的基础上的。所以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我们不必为一时的成功而发狂,更不必为一时的失败而抓狂,不必过于纠缠是非成败,重要的是自己的收获。


齐人我。人是社会动物,离不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庄子用“道”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与人相处时中,我们既要尊重自己的选择,也要尊重别人的选择,摒弃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理念,处理好人际关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