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有声 | 商四羊青铜方尊
中文名:商四羊青铜方尊
别名:四羊方尊
馆藏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出土时间:1938年
所属年代:商代晚期
类别:青铜器
出土地点:炭河里遗址
商四羊青铜方尊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每边边长为52.4厘米,高58.3厘米,重量34.5千克,长颈,高圈足,颈部高耸,尊四角各塑一羊,肩部四角是4个卷角羊头,羊头与羊颈伸出于器外,羊身与羊腿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同时,方尊肩饰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龙纹,尊四面正中即两羊比邻处,各一双角龙首探出器表,从方尊每边右肩蜿蜒于前居的中间。
商四羊青铜方尊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巧夺天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位列中国十大传世国宝之一。
商四羊青铜方尊器身方形,方口,大沿,颈饰口沿外侈,每边边长为52.4厘米,其边长几乎接近器身58.3厘米的高度。长颈,高圈足。颈部高耸,四边上装饰有蕉叶纹、三角夔纹和兽面纹。肩、腹部与足部作为一体被巧妙地设计成四只卷角羊。肩部四角是四个卷角羊头,羊头与羊颈伸出于器外,羊身与羊腿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整器花纹精丽,线条光洁刚劲。尊腹即为羊的前胸,羊腿则附于圈足上,承担着尊体的重量。羊的前胸及颈背部饰鳞纹,两侧饰有美丽的长冠凤纹,圈足上饰夔纹。
方尊颈部饰由夔龙纹组成的蕉叶纹与带状饕餮纹,肩饰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龙纹,尊四面正中即两羊比邻处,各有一双角龙首探出器表,从方尊每边右肩蜿蜒于前居的中间。全体饰有细雷纹。器四角和四面中心线合范处均设计成长棱脊,其作用是以此来掩盖合范时可能产生的对合不正的纹饰,既掩盖了合范痕迹,又可改善器物边角的单调,增强了造型气势,浑然一体。
✿✿✿✿
商四羊青铜方尊出土于炭河里遗址,该遗址在宁乡黄材镇西5千米,黄材水库下游沩水与塅溪交汇处的台地上,跨寨子山(栗山)、炭河里、新屋、新屋湾等村,面积数平方公里。遗址由一座古城、墓葬和许多铜器出土点构成。古城位于遗址中部,城墙以土夯筑,仅保存西北弧形一段,状若土堤,残长225米,宽12-15米,残高1-2米,墙内外都发现城壕,其余城墙已被河流冲毁或建水库时受到人为破坏。据弧形城墙判断,该古城为圆形,面积14.5万平方米,今存面积2万平方米。据城内出土文物,特别是陶器群特征判断,古城始建于西周早期,繁荣于中期,废弃于晚期,存在200余年。据现有资料可以断定,炭河里青铜王国是周初北方商族的一支南迁后与当地古越人相结合建立的民族方国,约在西周后期衰亡或灭于楚。
✿✿✿✿
商四羊青铜方尊以四羊、四龙相对的造型展示了酒礼器中的至尊气象。羊成为青铜重器着力表现的对象,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先秦时期,人们对羊的个性有两个归纳:善良知礼;外柔内刚。羊“跪乳”的习性,被视为善良知礼,甚至被后世演绎为孝敬父母的典范;外柔内刚也被引申出许多神圣的秉性,传说的始祖皋陶敬羊,《诗经·召南》中也有“文王之政,廉直,德如羔羊”的说法。羊最通俗或民间化的象征意义便是“吉祥”,至少从汉代开始,羊就与吉祥联系在一起,汉代瓦当、铜镜等铭刻中多见“宜侯王大吉羊(祥)”铭文,吉祥有时直接写成“吉羊”。
湖南出土的以商四羊青铜方尊为代表的着力表现羊的青铜器,既保留了原始的图腾崇拜,又有替代羊作为牺牲献祭给神明的意思,同时还包含了对羊等家畜养殖兴旺的期盼,也可能萌芽了后世关于羊的种种观念。羊在古代被喻为吉祥之物。商四羊青铜方尊以四羊陪四龙,雄踞四面八方,寓意吉祥、和谐、尊贵、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