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01
原文释义



“桓公对鲍叔牙说:‘为什么不起身为我祝酒呢?’鲍叔牙起身捧杯说:‘希望您不要忘记出奔莒国的时候,希望管仲不要忘记被监禁在鲁国的时候,希望宁戚不要忘记在车下喂牛的时候。’桓公听罢离开座席拜了两拜,然后说:“我和二位大夫能够牢记您的教诲,那么齐国就会江山永固了。’”意指要培养自己的忧患意识,加强自我学习,不要忘本



02
历史典故



春秋时期,齐国内乱。为了逃避杀身之祸,齐襄公的两个同父异母弟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离开齐国国都临淄,公子纠和老师管仲、召忽跑到鲁国,公子小白和老师鲍叔牙躲到莒国。

公元前686年,公孙无知杀死齐襄公自立为君。第二年,大夫雍廪又杀死公孙无知,齐国一时大乱。为了争夺国君位置,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于这一年同时赶往齐国国都。当时,莒国离临淄要近许多,为了不让公子小白抢夺了君位,管仲一面让公子纠快马加鞭地往临淄赶,一面又亲往公子小白回归之路拦截公子小白。

管仲在即墨(今山东平度市东南)追上了公子小白,他先用话语拦阻公子小白,希望小白别再回临淄了。小白不听。管仲趁小白不注意,向小白射出一箭。为了迷惑管仲,小白装死倒地。管仲以为小白已死,大喜而逃。最终小白还是抢在公子纠之前夺得了君位,小白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春秋首霸齐桓公。

当上国君后,为了铲除公子纠以及报管仲一箭之仇,小白领大军向鲁国兴师问罪。鲁国不敌,只好杀了公子纠,并且将管仲捆绑至齐国。小白想杀掉管仲,但鲍叔牙却劝阻了他。小白最终听从了鲍叔牙的建议,委管仲以重用。不久,齐桓公、管仲、鲍叔牙、宁戚一起饮酒。桓公对鲍叔牙说:“何不起为寿?”鲍叔奉杯而进曰:“使公毋忘出奔在于菖也,使管仲毋忘束缚在于鲁也,使宁戚毋忘其贩牛而居于车下。”以此提醒齐桓公,毋忘在莒,毋忘初衷,毋忘峥嵘岁月



03
故事寓意



在“勿忘在莒”的典故中,鲍叔牙借酒酣之际向桓公及其二位爱臣提出提醒和希望,希望他们要具有危机意识,不要忘记过去的耻辱,要未雨绸缪,不能安于现状。在战乱纷争的春秋战国时期,一个国家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具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奋发图强。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时隔几千年,鲍叔牙的提醒无论对于国家、组织还是个人,仍然具有非常强的警示作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忧患意识,其未来必将充满忧患,甚至危险。市场永远充满了变数,因此,一个组织只有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超前的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对于个人来说,每一个人的生活都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都是顺境和逆境兼而有之,所以,人们只有增强忧患意识,不吃老本,永不知足,不断进取和超越,才会掌握主动,从容应对未来的变化。



04
活学活用



“勿忘在莒”指不要忘记在莒国逃亡之时的情景,比喻不忘前事,不要忘本。动宾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谓语



05
同义辨析



勿忘在莒—勿忘初心

两者都比喻不要忘记最初的想法。但勿忘在莒主要偏重于不忘家乡、峥嵘岁月等,范围更广,程度更深,意义更大;而勿忘初心则主要强调不要忘记最初的心愿,程度较浅,更适用于每一个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