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鹤唳华亭



《鹤唳华亭》作为一部匠心之作,还原了点茶、叉手礼、雅乐、方心曲领和貂蝉冠式样的官服造型······这些有史可考、力求还原的细节精致考究,搭配充满古典风雅及人文气息的文化内容,以及兼具传统哲学与美学的叙事把控让观众们看到了一部严谨精良的古装大作。下面,就和小编一起看一看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和国风之美吧!


图片
图片




图片

宋朝诗人秦观曾在《浣溪沙·五之五》中写到:“锦帐重重卷暮霞。屏风曲曲斗红牙。恨人何事苦离家。”饰与建筑的有机结合,是古代建筑的一大特点。

图片

电视剧《鹤唳华亭》参照古代建筑图谱,及《政和五礼新仪》《老学庵笔记》《事林广记》等对中国古典礼仪有详细介绍的相关书籍,从中摘取关键信息从建筑、陈设、生活习惯等不同维度,展现古典美学。在建筑场景中的屋脊、屋角有起翘之势,给人一种轻柔大气的感觉。使用朱红、暗红的配色展现出典雅庄重建筑韵味的同时流露出震撼人心的美。


图片

无论是大场景的建筑群还是细节性的窗、匾、屏风,无一不透露着舒适收敛、典雅精致的意味。《鹤唳华亭》中每个场景的配色都极为用心,以此场景为例剧组并没有完全采用纯红色调,而是在主体为红色的基调下,给栏杆以深棕色,展现出不噪且稳的格调。同时,在门窗上采用了暗红为底色,并在边框加入了金属包边和金色描边花纹,使其整体更和谐、漂亮。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鹤唳华亭》在建筑装饰方面也非常用心,在一场君臣对谈的场景中,镜头切换的时候带过一个背景,而这个背景上的纹样正是目前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千里江山图》。虽然只有一个一闪而过的镜头但是已经足见剧组对于整部剧集制作的精致程度。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宋代的服装,其服色、服式多承袭唐代,只是与传统的溶合做得更好、更自然,给人的感觉是恢复中国的风格。


图片

宋朝时侯的服饰宋朝的男装大体上沿袭唐代样式,一般百姓多穿交领或圆领的长袍,做事的时候就把衣服往上塞在腰带上,衣服是黑白两种颜色。当时退休的官员、士大夫多穿一种叫做「直掇」的对襟长衫,袖子大大的,袖口、领口、衫角都镶有黑边,头上再戴一顶方桶形的帽子,叫做「东坡巾」。


图片


宋代的女装是上身穿窄袖短衣,下身穿长裙,通常在上衣外面再穿一件对襟的长袖小褙子,很像现在的背心,褙子的领口和前襟,都绣上漂亮的花边。


图片


《宋史·舆服志》:襕衫,“圆领大袖,下施横襕为裳”。襕衫,出现于唐,流行于宋明。两宋时期的襕衫,上为圆领或交领,下摆一横襕,以示上衣下裳之旧制。《鹤唳华亭》力求还原历史,朝服、公服、长帽翅等都借鉴了宋朝原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剧中书法和人物介绍字幕,都是瘦金体。这种宋徽宗自创的字体很有个性,笔迹劲瘦又风姿绰约,十分贵气,一般人很难学成。按字形本应该叫“瘦筋体”,用“金”替代“筋”,则是为了表达对皇帝的尊重。

图片

而除了书法,肯定少不了宋画。宋画是古典写实主义的巅峰,导致后来诸多绘画风格流派,无不是以宋画为学习起点。例如太子行宫中雪夜读书,屏风中的《溪山雪意图卷》,太子与卢尚书话别时,卢尚书家中的《雪竹图》挂轴,都对故事环境和人物塑造上,起到补充作用。


图片

而陈设豪华的皇帝寝宫,更是震古烁今的大师名作。糊了一整面墙的《千里江山图》暂且不提,郭熙的《早春图》,为了符合年代,还特地去掉了乾隆题款。


图片


加之宋徽宗“御画并书”的《瑞鹤图》,既是祥瑞华丽,又预示着大厦将倾。当时的宋朝已经处在风雨飘摇的阶段,却又有 “国运兴隆”的希望。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宋代创制的点茶法为当时风尚,在茶艺要求上非常复杂。“搅动茶膏,渐加击拂,手轻筅重,指绕腕旋,上下透彻,如酵蘖之起面,疏星皎月,灿然而生”,剧中多次细腻描摹点茶场面,令人大饱眼福。


图片


而《鹤唳华亭》在道具的还原上,更是不遗余力。仔细看杯子,与西安何家村出土的唐代鎏金仕女狩猎纹八瓣银杯 ,简直如出一辙。


图片


除了茶具,器物的精美还体现在酒具上,说到宋代瓷器,一定绕不开“雨过天清云破处”的汝窑,剧中还复刻了一件现存的汝窑极品,青瓷莲花式温碗,更是巧夺天工,精美十分。


图片






END






—往期推荐—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文字:来源于网络

编辑:曲静怡
初审:王梦蝶 王雨菲
审核:李乐乐
终审:刘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