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姊妹易嫁》的渊源和传承
——聊斋脞说之二十八
 
  《姊妹易嫁》以其曲折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优美的语言,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与传播。一些文人还将《姊妹易嫁》改编成戏曲、电影等艺术形式,使其流传更广、更久远。
  蒲松龄创作《姊妹易嫁》的艺术灵感来自何处?或者说他参阅了哪些资料?这对于深入探讨《姊妹易嫁》的艺术不无裨益。

图片

  据山东大学马瑞芳教授考证,《姊妹易嫁》的本事是宋朝钱易《南部新书》中的一则传奇:“吉顼之父哲,为冀州长史,与顼娶南宫县丞崔敬女。崔不许,因有故胁之。花车卒至,崔妻郑氏抱女大哭曰:‘我家门户底,不曾有吉郎。’女坚卧不起。小女自当,登车而去,顼后入相。”大意是说,冀州长史吉哲为儿子吉顼聘娶崔敬长女为妻,花轿临门时,崔妻和长女抱头大哭,长女认为吉家门户低,坚决不肯嫁,崔家小女自愿代替姐姐出嫁。后来吉顼做了宰相,崔家小女贵为相国夫人。蒲松龄据此改写《姊妹易嫁》时,把男主角设计成明嘉靖初年首辅、山东掖县人毛纪,将女主角换作张家二女,同时增加了宿命论的情节。毛纪父亲给张家放牛谋生,溺死后只能借用张家的墓穴。张家之所以将大女儿许给毛纪,是因为得到神人启示:毛纪将来会成为贵人。张家长女嫌贫爱富,不肯上轿出嫁,性格豪爽的妹妹毅然代嫁。后来嫁了富人的姐姐家产荡尽,只好出家做尼姑,嫁了穷人的妹妹成了宰相夫人,极富有戏剧性。

图片

  《姊妹易嫁》因其故事生动曲折,人物个性突出,群众喜闻乐见,不仅长期为百姓口耳相传,而且也得到文人们的喜爱。清光绪年间,江苏阳湖(今常州市)人陈将《姊妹易嫁》改编成戏曲《错姻缘》。
  陈,字叔明,一字叔湖,自号潜翁、玉狮老人,别号云石山人,生于清道光二年(1822),幼年父母双亡,由两个兄长抚养长大。陈年轻时发愤苦读,但怀才不遇,科场屡次失意,以教授私塾为生。清同治十年(1871),以盐官分发浙江候补。此后官运一直不顺,在浙江做了三十多年的低级官吏,与当时著名文人俞樾等结下墨缘。陈业余时间以声律自娱,工于诗词,精于音律,著述甚富,尤以《玉狮堂十种曲》为世人称颂。晚年辞官归里后,潜心研究佛学,光绪二十九年(1903)去世。光绪十六年(1890)四月,陈将《姊妹易嫁》改编成传奇曲目《错姻缘》。据俞樾《错姻缘序》记载:“蒲留仙《聊斋志异·姊妹易嫁》一节,相传实有其事。潜翁吏隐西湖,雅善度曲,乃取其事,谱成传奇,名曰《错姻缘》。”

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1962年,山东省重点剧目研究会集体讨论,王慎斋、段成佑执笔,将《姊妹易嫁》改编成吕剧。吕剧《姊妹易嫁》无疑是戏曲改编的成功范例,创作人员将一个充满浓厚宿命论思想的故事改编为一部颇具讽刺色彩的喜剧戏曲。此剧描述姐姐张素花自幼与毛纪订婚,因嫌毛家贫穷,执意悔婚。妹妹张素梅再三劝说无效,又深感毛纪真诚,愿代姐出嫁。完婚时,始知毛纪已中状元。张素花得知状元夫人落空,羞愧难当,后悔不已。剧本删去原著中的宿命论成分,将毛纪先娶素梅后中状元,改为中状元后乔装迎亲。全剧在戏剧冲突急剧转折中,刻画了张素花与张素梅两个人物的思想性格。张素花为悔婚而费尽心机,而她想方设法抛弃的正是自己梦寐以求的。剧作通过这种具有嘲讽意味的情节,暴露了张素花重金钱、地位而不重才能、德行的市侩思想。剧作在强烈的对比中,歌颂了张素梅不以富贵取人的高尚情操,表现了社会公认的道德标准。1963年,吕剧《姊妹易嫁》摄制成彩色戏曲艺术片。1979年,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献礼演出,获创作一等奖、演出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