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志》记载:康熙十二至十四年,淄川俱有灾害。当时蒲松龄已是六口之家,教书收入难以解困,家中没有钱粮,子女难抵饥饿。康熙十三年(1674)小年,蒲家辞灶时,“瓦炉仅有香烟绕”,蒲松龄心有所感,填词《金菊对芙蓉·甲寅辞灶作》,词曰:“到手金钱,如火燎毛,烘然一完之。值祠神时节,莫备肴。瓦垆仅有香烟绕,酹灶前、浊酒三卮。料应神圣,不因口腹,捏是成非。    况复盎碗相依,念区区非吝,神所周知。倘上方见帝,幸代陈词:仓箱讨得千钟粟,从空堕、万铤朱提。尔年此日,牺牲丰洁,两有光辉。”蒲松龄以揶揄之笔向灶神说明:祭品不备,是由于家境窘困,希望灶神不要为此在玉皇大帝面前搬弄是非;若要祭品丰洁,须待玉帝厚赐粮食与银钱。

图片


蒲松龄笔下的辞灶风俗,在我国广为流传,时至今日,北方地区仍有部分人在腊月二十三这天举行辞灶仪式,祈求灶王爷赐予好运。灶神是谁?《礼记·礼器疏》记载:“颛顼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灶神为五帝之一颛顼之后祝融,也是传说中的火神。民间则传说,灶神(灶王爷)是张万良,他在灶前自杀身亡,其妻是郭丁香。

我国古代就有辞灶习俗,《礼记·月令》已有记载。秦朝将祭祀灶神作为“五祀”之一。到了汉代,辞灶成为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如司马迁在《史记·武帝本纪》中记载:“于是,天子始亲祠灶。”南北朝以后,对灶神的信仰已成为民间习俗。隋唐以来,灶神信仰日益普遍,一直延续到近代。唐朝以前,习惯以腊月初八或每月晦日为灶神上天之日,通常都在此日祭祀灶神,但也有在七夕祭祀灶神的。宋朝以后,祭祀灶神的时间发生了变化,江北地区习俗以腊月二十三日为灶王上天之日。为什么要祭祀灶神呢?郑玄注《礼记·记法》:“(灶神)居人间,司察小过,作谴告者也。”灶神对于这家人的善恶会作一个记录,每到腊月二十三就会上天向玉帝回报。

图片


对于灶神的职责及能力,古人也颇有微辞。纪昀(晓岚)《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记录:“古者大夫祭五祀,今人家惟祭灶神。若门神,若井神,若厕神,若中神,或祭或不祭矣。但不识天下一灶神欤,一城一乡一灶神欤,抑一家一灶神欤?如天下一灶神,如火神之类,必在祀典,今无此祀典也。如一城一乡一灶神,如城隍社公之类,必有专祀,今未见处处有专祀也。然则一家一灶神耳,又不识天下人家如恒河沙数,天下灶神亦当如恒河沙数;此恒河沙数之灶神,何人为之?何人命之?神不太多耶?人家迁徙不常,兴废亦不常,灶神之闲旷者何所归?灶神之新增者何自来?日日铨除移改,神不又太烦耶?此诚不可以理解。”

图片


祭祀灶神一般由家中男主人主祭,女人回避,习俗有“女不祭灶,男不拜月”之说。辞灶时,这家男主人一面烧香磕头,一面口中念祷,请求灶王在玉帝面前多讲好话,不讲坏话。祭品一定要丰盛,让灶王喝足酒、吃好饭,不敢得罪这位上天使者。祭品中必须有糖瓜,是为了粘住灶王的嘴,让他在玉帝面前无法开口说坏话。辞灶的仪式通常是,先将灶王画像揭下,和元宝等一起焚化,以示恭送灶王上天。有的则用花花绿绿的纸糊成轿子,将灶王、纸马放入轿内一起焚化,以示灶王坐轿上天。有的将灶王的马、草料和《送灶君上天疏》一起焚烧,表示恭送灶王骑马上天。

图片

宋朝范成大《祭灶词》云:“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这首诗将辞灶的形式、禁忌及供品等,描述得一清二楚,并且强调好酒好菜讨好灶王,是为了请其上天少说是非,讨个吉利。旧时灶王画像前有一幅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其含意与范成大这首诗表达的祝愿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