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顺治四年(1647)六月,高苑人谢迁率领农民军攻陷淄川城,擒住首倡剃发易服、已被革职的孙之獬,在多次劝降无效后,将其肢解。顾炎武当时正在山东游历,与新城徐夜等山东文人交游,并在章丘桑家庄等地置办田产。他听说此事后,作古体诗《淄川行》庆贺此事,借此嘲讽孙之獬降清。
诗曰:“张伯松,巧为奏,大纛高牙拥前后。罢将印,归里中,东国有兵鼓逢逢。鼓逢逢,旗猎猎,淄川城下围三匝。围三匝,开城门,取汝一头谢元元。”王冀民笺释《顾亭林诗笺释》卷一《淄川行》古体诗,于诗后作按语:“先生诗集中,凡涉及时人,除有意自注外,不论忠奸,多讳其名。元谱谓此诗‘为孙之獬作也’,甚是。题曰《淄川行》,盖从里贯言。”明确说明此诗为顾炎武讥讽孙之獬。
诗中“张伯松,巧为奏”二句引用典故,以张伯松代指孙之獬,写其巧言逢迎。《汉书·王莽传》:“疎(指张疎,字伯松)因为嘉作奏,请灭安众侯刘崇。于是莽大说。……乃封嘉为师礼侯,嘉子七人皆赐爵关内侯。又封疎为淑德侯。长安为之语曰:‘欲求封,过张伯松;力战斗,不如巧为奏。’”大意是说,王莽篡汉后,张伯松为刘嘉上书,正中王莽心意,故封刘嘉为侯,恩泽又及嘉七子,皆封关内侯。张伯松也被封侯。故京城人讽刺说:若要封侯,最好请张伯松帮忙,拼死战斗在沙场,不如他替你写一份奏章管用。后因用为讽刺说客巧言媚上,牟取官职。
“罢将印,归里中”二句,据《顺治朝实录》,顺治三年(1646)冬十月二十日,“革招抚江西、尚书孙之獬职,永不叙用。以其招抚无功,擅加总兵官职衔,任意市恩故也。”
“东国有兵鼓蓬蓬”句,指顺治三年冬十月,山东高苑人谢迁聚众反清,至次年六月先后攻破高苑、新城、长山、淄川等县城。因淄川石城坚固,据之以御官兵。
“取汝一头谢元元”句,据清初无名氏《研堂见闻杂记》载:谢迁起义军攻破淄川城后,将孙之獬绑缚示众十余日,然后凌迟处死。再据《明清史料》丙编第七本《山东巡抚张儒秀揭帖顺治四年九月二十七日到,本揭对同》:“淄城于本年(指顺治四年)陆月拾叁日夜,被内贼丁可泽等接应,大逆谢迁等陷城。将工科给事中孙珀龄父、原任招抚江西兵部尚书革职孙之獬绑缚逼拷。獬抗言骂贼,不饮食者数日。至贰拾贰日,贼又惨刑毒害,獬复大骂,触贼之怒,缝口支解而死。同时又杀其孙男肆人:官贡生孙兰茲,生员孙兰藂、孙兰薮、孙兰蔼;又杀曾孙贰人:孙大曾、孙二曾;儿妇一口;孙女二口。”三据《清世祖实录》卷三十四:顺治四年十九日“山东巡抚张儒秀奏报:土贼丁可泽,勾引叛贼谢迁等陷淄川县。原任招抚江西兵部尚书革职孙之獬,被贼支解死,其孙兰滋(茲)等男妇九人同时遇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