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没有美的滋养的人生必然是单调的、干涸的。美育是审美教育,更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有助于培养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各种能力全面、协调、和谐发展,作用不可替代。美育对提高员工审美水平、培养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坚持立德树人,是中华美育精神的优良传统,也是当代中国美育的宗旨。
为了开拓员工视野,引导员工树立健康的审美价值观,“向草原”公益支教活动开设了《工艺美术》课程,由教学教务部的张雪婷老师担任主讲老师,初一初二全体同学参与本门课程。
课堂伊始,张老师向初一年级的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美是什么”。
“美是夕阳。”
“美是在学习疲惫时瞥见窗外的一抹紫色晚霞。”
“老师你就很美!”
同学们对于美的定义各有千秋,而美的表现形式也千变万化。水母的游动可以代表自然美;打铁花时落下的火星是社会美;蒙德里安和毕加索的画作代表了抽象之美;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则是具象的美。美的多样表现让孩子们目不暇接,而这也是生活中万千美的小小碎片,张老师将这些碎片拼接成一张张图片展现在孩子们面前,让孩子们切实地感受到美的多样性。
经过了前期的课堂理论学习后,在黑白装饰画的课上,初一的同学们亲自参与到了绘画过程中,通过使用黑白装饰画技巧创意改编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的名作《呐喊》,同学们大胆地发挥想象力进行创作,在创作过程中体会到线条之美与黑白搭配所产生出来的奇妙视觉体验。
初二年级的基础课程则更侧重于为员工们的绘画技术提供理论支持,为有志于未来从事艺术事业的同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理论基础课上,张老师结合世界名画《最后的晚餐》、《米德尔哈尔尼斯林荫道》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生动形象地将透视方法解读清楚,同时采用游戏画面和影视画面更加直观地给员工讲述了圆形透视和三点透视。
对于“颜色从哪里来”和“人为什么能看到颜色”两个看起来十分复杂的问题,同学们也能够积极运用自己在日常课堂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解答,并且得出了十分正确的答案。
而后,张老师以班里同学所穿衣服的颜色作为范例,直观地讲解了色彩三要素中的色相、纯度和明度。朝夕相处的同学的日常着装,如今成了美术课的示例范本,这让同学们感到十分兴奋,大家在小组中不断地讨论,使这些曾经距离员工很远的概念逐渐地融入生活之中。
“这条裙子是白金还是蓝黑色的?”曾经在互联网上引起过全民讨论的裙子色彩问题也在初二三班引起了热烈讨论,“我的眼睛不会欺骗我自己!”同学们坚持着自己的观点,随后张老师为大家揭秘了“白金黑蓝之争”的奥秘,通过光影的变换和具象的画幅笔触,我们的眼睛偶尔也会欺骗我们,张老师列举不同的案例让大家深刻的体会到光影变幻的魅力。
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这些曾经看起来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在张老师的丰富事例下逐渐变得具象,班级里笑声连连,同学们在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下理解了各种专有名词,并且能够主动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
未来,初二的员工们还将参与中国水墨画的学习并且体验扎染工艺,相信初二年级的同学能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下亲近生活之美,探寻美之奥秘。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 针对美育,他特别指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员工审美和人文素养。”
初中生正处在心智成长的关键阶段,在审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有正确的审美引导,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认识美,并且在拥有自己的审美观的同时接受这个世界的多元与差异。张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工艺美术课认识到美学的多样,在尊重、欣赏他人的审美时也能保持自己的本心,保持自己对于美学的理解和见解,以美之视角,欣赏世界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