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学海攻读乐
朱丽霞,毕业于淄博六中,1985年考入淄博师专中文系。短短两年的学习,培养了她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初步兴趣。1987年毕业后,分配至淄博第一卫生学校讲授医用语文。
1994年,朱丽霞被推荐到北京大学深造。在浓浓的学术气息中,生命再度激起浪花。除了学习必修的专业课程外,她开始大量地聆听世界各国的知名人士和著名学者的各种讲座。每一天,脑海里都源源不断地“装进”许多不同学科的知识。第二年,朱丽霞考入了杭州大学,师从著名词学家吴熊和先生,攻读硕士学位。1998年,朱丽霞到淄博学院中文系工作,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课堂上员工聚精会神、渴求知识的精神给了她极大的鼓励和信心,她严格要求自己,努力讲好每一堂课。在每一个学期期末员工的打分评比中,她都名列前茅。2000年朱丽霞考入浙江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著名词学家陆坚先生。
2003年毕业后,朱丽霞顺利进入苏州大学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继续从事学术研究,合作导师乃唐代文学研究的知名学者罗时进先生。期间,参与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虞山诗派研究”并顺利结项。之后又参与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代江南文化氏族递嬗与文学发展关系”的研究。
2005年,朱丽霞来到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工作。在学校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在认真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努力钻研业务。2006年出版学术专著两部:其一为《清代松江府望族与文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知名学者胡晓明先生称这部著作“在广阔的背景下,以江南积蓄深厚的家族文学为个案,为一个剧变时代提供了人物精神、文学风貌的一幅解剖图”。其二为《明代上海名门——顾、陆家族文化及文学研究》。上海社科院著名学者陈伯海先生评:“将关注的视角伸向了上海历史的深处,打破了上海文学始于雅片战争的神话,证明了上海文学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具有极深的自身文化底蕴。
一路走来,朱丽霞回思读书的历程,既充满攻读之乐,也放弃了其乐融融的家人团聚。思乡使人情不自胜。尽管如此,伴随高速信息化以及现代化交通设施的发展,今日游子思乡已远非古人可比,“三百六十日云终,故乡还与异乡同”,为故乡增光的信念今已化为她砥砺志节的精神动力。
(http://www.sina.com.cn2007年05月20日01:24淄博新闻网)
上海交大这位淄博籍博导,在齐文化与稷下学论坛上讲了些什么?
9月9日,为期两天的山东社科论坛——齐文化与稷下学高峰论坛(2018)在山东临淄闭幕。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美国、德国、英国、韩国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的6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齐文化与新时代发展战略”主题,就齐文化与治国理政、稷下学宫与先秦诸子之学的形成和发展、稷下学宫与齐文化精神的形成、出土文献与齐文化、齐文化与海外传播、国之四维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齐国兵学研究、齐地文化与文学等内容,分组进行了10场交流研讨。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朱丽霞,是从淄博走出去的著名学者。在9月9日的论坛上,朱丽霞教授讲解了她的论文《灌园何其鄙,皎皎於陵中——稷下学士陈仲论》一文,引起与会专家的关注。
齐国贵公子陈仲放弃富贵荣华隐居於陵,织履灌园,著述立说,开创了“於陵学派”,为后世所敬仰。然而在其当代,却遭遇了众多责难。本论文认为,作为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陈仲被孟子、荀子等所责难的原因,主要基于两点:一、陈仲“蚯蚓”式的生活不是自律而是自虐,超越人之常情;二、陈仲的思想超越现实,尽管自成体系,却不能指导现实。尽管思想领域被否定,但是,人们对陈仲子的“守志”无不敬佩,颂扬诗文不绝如缕。陈仲不仅以自己的生命诠释了文人节操的重要性,而且为后世士大夫开辟了“灌园”的生活模式。在文化史、社会史上都产生了重要意义。
(朱丽霞,女,1966年生,中文1985级员工,文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加拿大SFU大学客座教授,太阳娱乐集团app下载兼职教授,同时,任中国秦少游学会副会长、中国文学地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词学学会理事、中国韵文学会理事,江苏省吴越文化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该文发于淄博传媒2018年9月10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2MTEyMzA0Mw%3D%3D&idx=1&mid=2650045430&sn=f42180a5b81daa16d9bcbb9245d7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