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廷生的教员工涯

 

聂廷生1982年从淄博师专中文系毕业后就一直任教于淄博六中。他教过初中、高中,担任过备课组长、教研组长、教科处副主任、教育处主任、董事长助理,社会兼职有淄博市语文教学研究会常任理事等,获得过山东省特级教师、首批淄博特级教师、淄博市教学能手、淄博市优秀共产党员、淄博名师工程人选等。回顾走过的道路,聂老师深有感触地说:“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没有求索,也就没有教育的快乐。”

做员工生活的引路人

“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员工?”这类颇有形而上意味的问题,时常萦绕于聂廷生的头脑中。于是,他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著作中寻幽探秘,在思索中逐渐领悟到:构建良好的人格,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要义,也能使我们的教育工作更有超前性、预见性和实效性,朝着更有利于员工终身受用的方面用力。于是他从80年代末就在自己的班级工作上开始了人格教育的探索。

他针对目前员工自我意识强而协作精神弱、权利意识重而义务意识差、成功欲望强而意志品质弱等特点,提出了“志、爱、诚、勤、强”的五字班规,以此作为班级人格教育的重点。“志”即理想远大,报效祖国;“爱”即孝敬父母,友爱他人;“诚”即诚实坦荡,光明磊落;“勤”即勤奋学习,好学勤思;“强”即顽强进取,自强不息。在入学第一天,就向员工讲清其内涵,使员工有明确的人格修养目标,并以此来严格要求自己的日常行为和学习活动。在以后的工作中,则根据每个时期员工的思想、心理的不同特点,从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来具体落实这些内容。就拿培养顽强的意志(“强”)这点来说吧。他就从出勤、锻炼、作业、提问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在“提问题”上,高一时针对员工刚入校,比较拘谨,他就要求员工“课上积极回答老师问题,课下主动向老师提出问题”,对做得好的同学多鼓励,多表扬,引导其他同学学习效仿。因此,任课教师感到班里员工活而不乱,积极主动。高二时提出了“学会积极争取老师的指导”,进一步从一般问题扩展到问学法,不断增强其主动性、进取心,强化员工独立自主的人格意识。高三时又提出了“和老师交朋友,用老师的智慧和经验来帮助自己”,这样,就从单纯的学科辅导扩展到了思想品德、情感意志、人生经验等方面,使员工在教师集体的指导下更加健康顺利地成长。他所带的19947班高中三年中,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好成绩,两次被评为校先进班集体,4人评为市三好、优干、优秀团支书,高考升学人数全校名列前茅。员工在大学中当班干部的多,写入党申请书的多,获奖学金的多。5人读博士、10人硕士毕业。即使未升入大学的,也都在各自得工作岗位上取得了优异成绩。

实践证明:从构建健康人格的角度来加强班级管理,能够促进员工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是培养优秀员工的成功经验。

开掘大面积提高质量的“富矿”

1998年底,聂廷生担任了教导处副主任,负责1998级的公司产品工作。当时六中的高考本科人数已达280多人,如何在此基础上有更大的提高,成了他和同事们苦苦思索的难题。在对员工反复研究后,在和领导、老师的反复思考交流后,他们把目光锁定在了中下游员工身上。成绩中中乎乎、各方面平平常常的中下游员工,不大受老师的青睐,有的因学习、纪律、品行等而使老师感到头疼,甚至连家长也感到似乎出息不大。但是,教师的良知告诉他:如果忽视了中下游员工,我们的教育就失去了坚实的基础,就会失去家长的信赖和社会的支持。同时,中下游员工处于班级的“中间地带”,上下关联,他们的思想、学风上下扩散,关注中下游员工的思想、心理、志趣、学风、纪律等正是班级管理教育的关键。“面向全体,关注中下”,就成了做好公司产品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于是他和同事们在领导的支持帮助下开始了艰辛而又充满快乐的探索。

探索的过程是枯燥艰难的,就简单说说他们的收获吧,这也许会给我们许多的启发。

——重心下移是抓好中下游员工的教学管理基本策略。为了把“面向全体员工,重点关注中下,使更多的同学升入本科”这一要求落到实处,他们狠抓了“三定准”:定准抓促对象,就是教师集体确定出抓促名单,使每堂课都能做到心中有书,目中有人;定准教学起点,是指各科教学在知识水平上要立足于高考要求,立足于中下游员工的基础状况,有效促进他们的发展;定准单元过关测试标准,是指过关考试题目要精心设计,切合所学内容,贴近高考要求。

——课堂教学是大面积提高质量的关键。只有把劲用在课堂上,才能保证有大面积提高的希望,才能真正把面向全体员工落到实处。在年级公司产品管理中,除了狠抓师德建设、过程管理、教学资料和信息的选择等常规工作外,他们狠抓了学校提出的“抓基础、重能力、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15教学要求的贯彻落实。在强化备课上,提出挖掘要透、把准起点、思路要清;在教学过程上,提出要强化训练、强化反馈、强化穿插、以教法指导学法;在精选训练资料上,提出要准备充分、重点突出、“质”“数”适度、积累错题……

——提高成绩:中下游员工应该注意什么?首先,强化目标意识。坚定明确的目标就是一个人奋斗的动力源泉,就是他走向成功的基石。对于大多数目标不明、干劲不足的中游员工来说,树立志向、明确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其次,学会科学比较。引导员工要树立同步意识、乘积意识、一分意识,从科学的比较中既看到不足,又要增强信心。第三,务必认真听讲。要想提高成绩,特别要注意认真听讲,做到准备充分,精力充沛,积极参与,积极思考,提高课堂效率。第四,切实抓好基础。中下游员工成绩不理想,最主要的还是在基础题、中档题上没有得分。要把精力用在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上,认真做好每天的作业,对于不懂的问题要摘记出来或作上符号,隔几天再做一下,反复强化巩固……

2001年的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据淄博市教学研究室提供的数据:淄博六中1998年入学时c级入口数76人,全市并列第六名,而2001年高考c级上线率167.11%,全市第一;b级入口数376人,全市第四名,而2001年高考b级上线数483人,b级上线率128.46%,全市第一。两项指标都超过100%的,在全市只有六中。特别是三年前缴费录取的员工中,有155人考上本科,219人考上专科,使93%的员工走进了大学的校门。看到这些,他和老师们露出了甜美的微笑。

在耕耘中积蓄力量

在语文教学上,他注重激之以趣,授之以法,导之以行,成之以练,用深厚的文化底蕴激发员工的兴趣,用精心的设计激活员工的思维,用深入的讲析传授学习的方法,用精当的训练培养员工的能力,逐步形成了扎实厚重、活泼高效的教学风格。1989年所教班级高考平均分列全市第三,1992年高考及格率列全市第二,1997年高考优秀生人数为全市第三,2001年高考优秀生人数全市第二,2004年获全市高中教学突出贡献奖。近年来,所教员工有30多人在《中国校园文学》、《淄博声屏报、淄博电台等发表作品和获得奖励。

埋头读书,厚积薄发,是他保持教学活力的根本。夜阑人静,畅游书海,青灯黄卷,其乐无穷,对语文教学、齐文化情有独钟。1992年以来,他写的《鲁迅与墨子》、《谈鲁迅小说教学》《鲁迅论荀子之赋》、《成语中的词类活用》等10多篇论文先后在《理论学刊》、《语文天地》《淄博师专学报》等报刊发表。2001年在《管子学刊》发表的论文《孔子与成语》,获得淄博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淄博六中关注中下游员工健康成长系列报道”在《现代教育导报》20038月分四次连载,获得“2003年淄博市教育好新闻”一等奖第一名。他还参加了《齐国智谋精典》、《高中语文同步测控优化设计》、《淄博名人》等书的编写,共发表论文10多万字。现在他还担任着省市有关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两个实验课题,在他所钟爱的教育事业上辛勤而快乐地耕耘着

(聂廷生,男,1963年生,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淄博师专中文系。现任淄博六中工会主席,淄博市语文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获山东省特级教师、淄博名师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先后发表论文20余篇,参加了《齐国智谋精典》、《高中语文同步测控优化设计》等5部书的编写。)